疥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活鱼下架的真实原因竟然是它业内人士 [复制链接]

1#

北京活鱼下架的真实原因——竟然是它(专业角度说说)

近日媒体消息:一、北京多个超市活鱼下架,各方猜测很多。二、国家食药监总局将于近期对北京等地开展水产品经营专项检查。重要抽检水产品经营环节违规使用违禁药物情况,主要针对近年来部门抽检监测问题相对突出的大菱鲆(多宝鱼)、乌鳢(黑鱼)、鳜鱼和明虾等4种鲜活水产品及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养殖用水进行抽样,对其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违禁药物残留情况进行检验。

以硝基呋喃为例,它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用来治疗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所引起的肠炎、疥疮、溃疡病等。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等副作用,卫生部于年3月22日将其列入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目前我国已全面禁止该类抗菌素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但由于该类药物低廉高效,所以仍屡禁不止。

点评分析:

1、硝基呋喃类药物、孔雀石绿、氯霉素是什么?

(1)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三者均在其中。禁止添加的范围均包括鱼等水产品。

(2)原卫生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三者均在其中。禁止添加的范围均包括鱼等水产品。

2、硝基呋喃类药物、孔雀石绿、氯霉素危害及来源?

(1)硝基呋喃类药物:是药物,但是禁止在鱼等水产品中使用。危害:致畸、致癌。

(2)孔雀石绿:是染料。禁止在鱼等水产品中使用。危害:致癌。

(3)氯霉素:是药物。禁止在鱼等水产品中使用。危害:导致骨髓造血系统障碍。

3、为什么违法添加,却屡禁不止?

(1)硝基呋喃类药物:它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用以治疗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引起鱼等水产品的肠炎、疥疮、赤鳍病、溃疡病等。同时,其价格较低且效果好,所以,在水产业添加屡禁不止。

(2)孔雀石绿:它可以杀菌、杀寄生虫。对鱼等水产品的水霉病有特效。同时,市面上尚无针对水霉病的特效药物,所以,在水产业添加屡禁不止。

(3)氯霉素:它是广谱抑菌剂,对多种鱼的细菌感染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同时,它的使用很方便,价格又便宜,使用起来很方便,所以,在水产业添加屡禁不止。

4、总之,该三中物质均对细菌感染有特效。在鱼的养殖、销售,尤其是运输中,鱼体很可能在运输中导致鱼的受伤、甚至死亡。所以,无论在养殖、销售还是运输中,商家为了利益,很铤而走险地添加这些物质。在全国多次的监督抽检中,多地、多次检出违法添加的现象,这是水产品行业公认的“潜规则”。

5、市场举办者和监管部门的态度:

(1)快检的作用:各地均开展了水产市场的快速检测,即使检出有违法添加现象,为了市场繁荣,市场管理者很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监管部门的态度:监管部门在抽检时也很可能担心,一旦控制市场会造成社会混乱和百姓的无端猜忌。从而,将检测结果作为假阳性处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同时,如果阳性率过高,很可能监管人员还有被问责的可能……)。

6、查处的困难:

(1)添加上述三种物质是行业潜规则,违法添加的人太多,法不责众。

(2)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额度过高,几条鱼罚五万以上确实难。同时,违法添加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是简单的处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我个人理解,此条说明“经营者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依照条豁免。”所以,查处很难。——这一点大家可以讨论。)

7、解决方法:

(1)顶层设计:比如,上述三种物质在销售时,是否采用实名制等。——立法。

(2)源头治理。

(2)开展风险检测,同时寻求可替代的合法物质。

8、欢迎朋友们将此文转发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