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放假通知
方埠小学“清明节”放假时间为:年4月3日——年4月5日,4月6日(周二)正常上课。
清明节由来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祀
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食俗文化
吃青团。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取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
芥菜饭。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清明节注意事项
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是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许多人手拿鞭炮蜡烛等上山祭奠先人,烧冥币,插蜡烛,献祭品,鞭炮齐鸣,满天纸灰。
祭扫完了,那根火柴梗却被遗忘在枯树叶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那根火柴梗居然再次燃烧,它点燃了一片树叶,接着就是一棵大树。
一根火柴便可毁灭整一个森林
清明节期间我们一定要
做到文明祭祀
杜绝一切火灾隐患
清明上山扫墓,禁止焚香、点烛、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严防森林火灾。发现森林火情及违法用火行为,请拨打“”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下面这些森林防火知识
一定要知道!
↓↓↓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要保护好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同时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一、防火知识小课堂
什么叫森林火灾,程度如何确定?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林火发生后,按照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可把森林火灾分为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公顷以下)、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公顷以上、0公顷下)和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0公顷以上)。
森林火灾因何而起?
森林火灾包括自然火灾和人为火灾。自然火灾主要是雷击引起,人为火灾主要由人为烧荒、烧牧场、炼山造林、烧灰积肥、烧田埂、烧秸杆、在林内吸烟、野炊、烧烤、上坟烧纸、放鞭炮、枪械守猎、机车漏火、司乘人员乱丢火种等。
森林火灾有哪些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森林防火“十不准”是什么?
★不准烧荒烧垦、烧荒积肥、烧田埂草;
★不准上坟烧纸、烧香
★不准燃放鞭炮、放孔明灯;
★不准吸烟,乱扔烟头;
★不准在野外烧蜂、烧蚂蚁、烧火驱兽;
★不准点火把照明;
★不准痴、呆、精神病患者、小孩独自进入林区;
★不准见火不报;
★不准在林区烤火取暖、生火野炊;
★不准破坏森林防火宣传牌、喇叭、摄像头。
二、防火安全小常识
什么是“三早”?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早发现是指早发现火情,迅速传递火情信息。早出动是指扑火队伍接到扑火信息。早出动是指扑火队伍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到达火场。早扑灭是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火扑灭。“三早”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扑火基本原则和“三少”(人力、物力投放少,森林火灾损失少,直接扑火费用少)的保证。
春季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期,清明节将至,请注意用火安全,不带火种上山,森林防火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祭祀防火同时
不忘做好疫情防护传统节气
图文/祝凯
排版/祝凯
审核/许利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