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中国传统节日———
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都江堰市向峨幼儿园于年3月29日至年4月2日,开展了以“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小班组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图片展示、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有踏青、吃青团、祭祀、荡秋千、放风筝、画鸡蛋、蹴鞠等。
亲子《踏青》
清明节有踏青的习俗,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游踏青,感受春天的美好。
中班组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图片、古诗以及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清明节是春天的节日,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插柳
清明节,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插柳的好处,并在校园里进行了插柳活动。
绘柳
我们通过绘画柳树,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以及节日的氛围。
大班组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学习诗歌《清明》,体验诗歌中表达的哀伤之情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并通过老师的讲解、图片展示,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踏青、吃青团、祭祀、荡秋千、放风筝、画鸡蛋、蹴鞠等,最后老师还让我们把知道的清明习俗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美术《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我们利用竹片与白纸和同伴合作制作风筝,绘出喜欢的图案并尝试放飞自己的风筝。
《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是清明节具有代表性的户外活动之一。我们通过踢足球活动锻炼了身体,还懂得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制作青团
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将“浆麦草”捣烂后挤压出汁,取汁同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看,我们自己制作并品尝青团,感受节日的快乐!
此次清明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了解清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并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认识。
清明节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吃青团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取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扫墓祭祀
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拔河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起源于战国时代。荡秋千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温馨提示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为了让你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安全小提示通知如下:
放
假
通
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4月6日(星期二)正常返园。
假期安全小提示
1、做好疫情防控假期外出请遵循国家疫情防控要求:不扎堆、不聚集,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勤通风、勤洗手、勤消*,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门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2、预防春季传染病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建议家长带孩子参加清明活动时,尽可能选择人员少、通风好、空间开阔的场所。
3、人身安全
加强防火安全教育,不准玩火,注意用电、用水安全。做好预防溺水的教育,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4、交通安全
带孩子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