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家的ldquo人世间rdqu [复制链接]

1#

春晖和暖伴我行

文/王云峰

转眼间,母亲已经走了一年多了。草长莺飞的季节,清明节如期来临,我来到母亲的坟前祭拜。敬上鲜花,母亲已经不能闻到其芳香;长跪不起,我也永远无法再看到母亲的容颜。在生命的长河里,母亲终究成了匆匆别离的过客,人间再也难觅母亲的音容笑貌。但我知道,在我的世界里,母亲一直都在的,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在我的内心里滋养着,在我的思念里萦绕着,温暖着我生命里的四季轮回、分秒荏苒。母亲的坟茔在老家对面的山坡上,与爷奶墓地相邻,地形舒缓,方位朝阳,四周都是肥沃的庄稼地,时常有邻里在附近劳作。这个季节里,春意恣肆:墨绿茁壮的麦子正在抽穗,油菜、蚕豆、豌豆都在次第开花,各种杂草铺满了田野,蜜蜂的嗡嗡、鸟雀的鸣叫、耕种的吆喝声不时在耳畔响起,偶有炊烟袅袅飘过,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烟火味道扑面而来。我知道,长眠于此的母亲是乐于看到这些景象的,她几十年的生命早已融进了村落,现在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这片熟悉的山水相处,静静的守望,默默的倾听,不会孤单,不会寒冷,更不会害怕。春风十里,阳光和煦,我的心头含笑更含泪。欣慰的是能为母亲觅得此方安息之地,伤心的是没有母亲的家毕竟是有缺憾的,没有母亲的家乡终归是空洞的。在母亲的坟前,我虔诚肃静,一张一张地烧着纸钱,任凭灰烬和青烟把我的思绪拉向从小到大母亲养育我的点点滴滴……母亲,我记得才开始上学的时候,我课堂上想你想得哭,谎称生病肚子疼,老师安排同学把我送回家,看到你我顿时精神焕发,你的嗔怪之语依稀还在我耳旁。同桌因为厌学偷懒,以一个桔子作为交换,让我帮忙做作业,我放学回家后兴奋不已地把桔子拿给你吃,幸福满足的笑容挂满了你的脸庞。我个子小气力弱,每逢连阴雨天气,雨鞋被泥巴越裹越沉根本走不动路,边走边哭是常态,多少次在天色渐晚的放学路上,是你寻找几里路,把害怕、无助、弱小的我背回家。自小,只要家里做好吃的,你就让我给爷爷端点去,后来这成了我的习惯,因为你眼里流露的嘉许,明确告诉我这是应该做的,据此我逐渐领悟了“前檐水不打后檐流”的寓意。懵懂年纪,天性使然,这些至真至纯的情感体验,足以在任何一个瞬间让我眼眶湿润。我记得小时候我淋巴发炎,持续一年多无法治愈,你带着我到处寻医看病,但凡打听到偏方你必亲自配制尝试,每次打针你都配合医生死死地摁着我,我知道我的每一声嚎哭都刻在你心上。上初中时因为宿舍卫生条件有限,我浑身长满疥疮,痒水直流,疼得钻心,你连续一个多星期把我脱个精光用高锰酸钾洗、用硫磺软膏抹,每一下擦拭你都小心翼翼,我知道那每一个创口比长在你自己身上都疼。一次,芝麻油刚榨出来,你在擀面炸馍,发馋的我心急地趴在锅台上,一不小心脸上被溅了滚烫的热油,你把老家安阳*酒糟子敷在我脸上一次又一次持续了整夜,我知道你为此愧疚了很久。每逢夏收时节,纵使忙得像冲锋打仗,你最开心的还是跟邻居比麦垛的大小,你说过“干啥就得务啥,种庄稼也要争上游!”。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被你播下了奋进向上的种子,整个读书阶段只要考不到班级前三名我是无法原谅自己的,因为我想像你一样力争上游。我记得从小你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在那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年代,贫穷是每个农村家庭的普遍状态。你从来不让我们干农活,但自己却比男人都干得多,除了起早贪黑种地劳作、养鸡喂猪、操持家务,还要随着季节变化拉柏果、挖中药、逮蜈蚣,只为多挣几十、几百块钱补贴家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运动会要求统一服装,你顶着烈日挑了一担红薯干卖了十八块钱,让我穿上了平生第一条运动裤。我和姐姐都上初中的那两年,家里负担更重了,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夕,你都雷打不动地觍着脸到舅舅家给我们借学费。你常说,娘有不如自有,自有不如怀揣,人只要能动弹就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你说到做到,靠勤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们作出了自力更生、永不言败的榜样。那些清贫拮据的日子里,你舍下了面子,忽略了性别,拼命地奋争,沉默地苦干,只为了给子女们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我记得我参加工作之后,家里条件渐渐好转,每次叮嘱你少种点地清闲一下,你虽然每每口头应允,但在照顾孙子的同时还是把家里的田地种满,你这辈子都不允许自己吃一口闲饭。我进城工作之后,每次回家动身之前打个电话,进门就能吃到想吃的饭菜,饭菜里有母爱的味道,这味道将我养大,世间绝无仅有,再也不复存在。生命的最后这几年,肺病让你备受折磨,家里专门配备了呼吸机、制氧机,各种药物塞满了抽屉,医院的常客,到医院。我像小时候你为我看病时那样执着、不抛弃、不放弃,每次把你送进ICU,我都感觉时间过得无比漫长,每次与病魔的较量我都希望你是最终的赢家。你与疾病前后抗争了六七年,前年春节疫情突至,我怕你突然坚持不住会留下永远的遗憾,坚持让你出院了三天,全家过了最后一个完整的年。即使你身患重病,有你坐在除夕的团圆宴上,年才有味道,家才算完整。你交待临终前必须回老家,这是家乡的习俗,更是你的意愿,前年正月二十七,在经过反复征求主治医生的意见后,我带你回老家。你躺在救护车上,脸色苍白,油尽灯枯,我握着你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对你说,我们回老家小住几天,医院,你肯定知道我是骗你的,你很明白这次是有去无返的,你的手虚弱地动了动,对我说:“娃子,别哭,我知道你尽力了,这辈子我不枉得有你这样的儿子!”。那一刻,我是那么无助,我分明感受到了心痛与绝望的滋味。母亲,第二天你安详地走了。虽然我一直盼着你能向死而生,但我们终究都无力改变这结局,你肯定是想在我善意的谎言里再被孝心温暖一回,你肯定在想不能因你的离去给我的生活覆上太多伤心、悲怆的色彩!你咽气的那一刻,痛哭已显多余,我平静地自责着:这么多年,我是多么不应该屡屡抱怨你干活毛手毛脚,指责你卫生习惯不好,数落你把东西乱摆乱放……你那些不好,我还想当面挑剔;我有那么多的不好,还想让你悉数包容。可是,母亲,此刻我的身边空空如也,你能听见儿子的心语吗?远处又此起彼伏地响起了祭祖的鞭炮声,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儿女在哀思母亲。母亲,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也许你从来不曾离开过我们,生死本就是一场轮回,死是生的延续,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你的儿孙无论距离再远,都怀揣着对你的深沉思念,但凡回到老家必定会到你的坟前看看,在你的佑护之下,我们定会传承好你勤劳、坚强、善良、节俭、吃苦奋斗、力争上游的美好品格,以寸草之心报答你给予的三春之晖。母亲,若有来生,恳请上苍让我们再度遇见,平常人家,粗茶淡饭,幸福满满。让我早晚陪伴,听你絮语,护你周全,日子暖暖。

编审:李小奔

编辑:蓝菁

图片:网络

主办:郧阳区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郧阳文学·好少年》(少儿):yyzx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